发布时间:2021-03-19 02:51:00 人气:53
国际上关于厕所卫生问题的广泛性讨论始于2001 年,世界厕所组织在新加坡成立,发展宗旨为“关注全球的厕所卫生”。厕所问题终于登上了国际大雅之堂,成为了全人类共同关注和讨论的话题。2013 年7 月24 日,第67 届联合国大会商议决定将每年的11 月19 日定为“世界厕所日”,旨在提高人们对世界厕所问题的关注,推动厕所事业的发展,共同解决存在已久的世界环境卫生问题。在我国,2015 年4 月1 日,习近平总书记就“厕所革命”作出了重要指示,以此为开端,我国的“厕所革命”蓬勃兴起。2017 年,习近平总书记再次就“厕所革命” 发表重要讲话,强调厕所问题不是一个小问题,是城乡文明建设的重要方面,对进一步深化“厕所革命”提出了更高的要求。
1 医院厕所革命的必要性
医院厕所的环境卫生治理反映了医院的综合管理水平。医院厕所是否干净是就医环境是否良好、服务理念是否人性化的重要体现。医院在提高医疗服务水平的同时还应关注厕所卫生问题。提供良好的如厕环境是对病患的尊重,也是以人为本服务理念的体现。
医院环境中存在大量病原微生物,存在各种物理及化学有害因素,是最容易发生交叉感染的地方。目前医院厕所的门把手、水龙头、便池、照明等开关多为手动,如果不能做好清洁与消毒工作,容易引起感染接触传播。张晓春等人对200 名护士进行调查,结果显示手动开关的微生物污染严重,卫生部要求物体表面细菌≤10 CFU/cm2,而调查结果表明≥100 CFU/cm2 的达到 86.25%;除条件致病菌外,还有沙门氏菌、金黄色葡菌球菌等致病菌,Hb.sAg 的检出率也较高。我国每年约有5 000 万患者住院治疗,其中约有500 万患者出现了医院感染,如何有效控制医院感染已列为医院的重点工作之一。 2018 年4 月18 日,上海市卫生系统后勤管理协会向会员单位发出了倡议书,对医院主办方、医院及第三方服务公司分别提出了“应做到”的事项:如对医院主办方应做到严格按照卫生部和建设部规定,根据各医院不同情况,合理设置医院厕所数量并配置相应的设施设备。而对医院应做到对龙头、厕所坑位数量、通风设施、排水管道等进行改造升级。此外,还对第三方服务公司清洁频率、日常巡视频率、防滑措施以及标识标语等加强管理。
2 医院厕所的现状分析
厕所虽然规模小,但其设计并不简单。在功能上需解决采光、通风、除味和给排水等问题,室内装修材料易清洁维护、防滑耐磨;卫生洁具与设备需符合人体工程学和设计心理学的要求,在立面的造型上应是简洁优美、新颖独特并富有时代感。就目前国内医院的现状,能达到上述要求的甚少。本文结合文献资料,对医院厕所的现状进行了分析,选取上海市A、B、C 三家医院的60 间厕所(每家医院20 间厕所,其中男女厕所各10 间,公共区域和病区的男女厕所数量相同)进行了现场调研,针对医院厕所存在的问题进行了汇总。
2.1 医院厕所内部设计不合理
由于生理上的差异,女性如厕的平均时间几乎是男性的3 倍,占用的空间和面积也较大。有些发达国家将女厕设计的比男厕大,以使男女在厕所的使用上达到平衡。在我国,男女厕所的面积基本相当甚至女厕更小;男厕除了和女厕一样设有大便器外,还设有小便斗,在实际面积相等时,男厕的容量和使用率往往高于女厕,必然会导致女性如厕等待时间增多。在体检中心、门诊室等一些人流量较大的区域,女厕前总是“门庭若市”,而男厕却是“门前冷落”。若在就医高峰期,等待的时间更长。此外, 厕所缺少人性化设计,缺乏对婴幼儿、老年人、残障人士等特殊人群的人文关怀。调研结果表明,A 医院基本在每层都设置了第三卫生间,B 医院在儿科诊室坐便器的设置上考虑到了儿童如厕的特殊性, 加设儿童坐便装置,而C 医院没有任何人性化设施, 有待改善。
2.2 医院厕所排风系统设计不合理
如果医院厕所的异味扑面而来,不仅降低如厕体验,空气中可能存在的病菌也会增加交叉感染的风险。很多医院的排风系统设计不合理,空气流通不畅,或是即便有排风系统,但设施老化,排风系统形同虚设。医院厕所在设计时应考虑到通风风量的大小、通风时间及气流流向。CJJ 14-2016《城市公共厕所设计标准》中对于通风设计作了相应规定。医院厕所人流量大,厕位有限,更应注意排风口排风量的设计。有窗户时可以利用自然风进行空气流通,但很多医院的厕所处于密闭空间,一旦排风系统的排风量不能满足空间需求,就会造成臭味的积累。 A 医院厕所虽设有排风口,但排风量很小,基本不起作用。C 医院的排风口位置设置不合理,空气流通不畅,厕所异味很大。
2.3 硬件设施薄弱
很多医院厕所设备陈旧、配备不齐全。有些为了节省成本开支,厕所里除便池外,仅配备一个洗手池,没有洗面台、梳妆镜、干手器等基本设施,给如厕者带来不便。有些即使有这些设施,也存在设备老化、无法使用的情况。绝大多数医院的厕所还是按压式冲水,洗手池依旧采用手动水龙头,不仅造成水资源的浪费,也有交叉感染的风险。
2.4 缺少人性化设计
有些医院的厕所位置偏僻,指示标识不醒目甚至没有指示标识;有部分医院已设有残疾人蹲位和扶手,但仍会出现因为空间狭小,轮椅无法回转的情况;厕所地面的防滑措施也有待加强。此外,厕所内部的附属设施、小构件等不够完善,许多厕所内没任何挂钩或支架设施,东西无处放置,给使用者带来不便。
2.5 厕所文化建设落后
普及厕所文化主要指厕所的建设、开发、使用、维护及文明如厕的宣传教育。客观来说医院人流量大、患者的素质参差不齐,门诊厕所内的感应水龙头等设施人为损坏严重;私自灌走洗手液、带走卫生卷纸等情况时常发生;部分如厕者仍然存在如厕排队加塞、便后不冲厕、不爱护设施设备及浪费厕所用品等不文明行为。谢榭等人对苏州厕所的实地调查结果显示,问卷中有关厕所文化的自答题高达90%以上的人填写为“不了解”,表明在“厕所革命”过程中厕所文化普及不够。北京天坛公厕里的手纸存放不超过半天的现象引爆国民讨论,苏州样本厕所亦有这个问题。据厕所管理人员反映,不仅是手纸问题,如厕后不冲、手纸不入纸篓、不关水龙头等现象屡见不鲜。文明如厕意识的滞后是“厕所革命”需要攻克的一个难关。
2.6 厕所日常管理不到位
厕所管理是指在厕所日常清洁、维护保养和环境保护等方面所做的努力。在日常管理中,医院厕所存在维护保养不及时、清洁工作不到位等问题。有些医院即使知道症结所在,但出于成本考虑也只是象征性的做一些表面工作,并未解决根本问题。在调研的三家医院中,虽然保洁人员都会进行正常的厕所清洁,但只有B 医院的厕所有值班记录表,其他医院均未看到,C 医院的厕所卫生情况最不理想,厕间垃圾桶未及时清理,洗手池及地面均有水渍残留等。
3 医院厕所革命的对策研究
3.1 合理规划厕所布局
在对女性和男性如厕时间进行调查研究的基础上,结合CJJ14-2016《城市公共厕所设计标准》, 建议将男女厕位的比例由1∶1 提高到2∶3,人流量较大的地区提高到1∶2。医院可以借鉴此标准,适当提高女性厕位的比例,以减少女性如厕等待时间。医院还应充分考虑老弱病残等特殊群体的需求,消除厕所使用中的“不公平”现象。加强无障碍设施和儿童厕位建设,安装儿童坐便器、儿童洗手池和尿片更换台等便携设施。设置第三卫生间等,以方便照顾携带异性老人和孩童的家庭。
3.2 改造排风系统,消除厕所异味
医院可以对排风系统进行整改,有窗户的地方合理利用自然风。定时进行清扫消毒,采用合适的清洁及消毒措施,保证如厕设备干净卫生,避免交叉感染。安装除臭味装置及喷香装置,根据不同厕所的人流量设置不同时长的喷香频率,保证厕所无异味。A 医院在男厕的小便池放置带有芳香味道的消毒片,消毒的同时也在一定程度上消除了厕所异味。医院可以根据实际情况在医院项目现场安装臭味监测装置,当厕所异味达到一定浓度,监测装置会发出警报,通知员工及时进行清扫或维修。
3.3 强化硬件设施建设
硬件设施的建设是推进厕所革命的重要基础。为了响应国家建设节约型社会的主张,医院在进行硬件改造时应使用感应节水龙头,使用大小便感应自动冲水器,有条件的可全部使用节水型,调低卫生间坐厕水箱内标准水位,保证正常冲洗即可。使用节能LED 灯,更换灯罩玻璃,提升光照透度。有些医院厕所地漏高出地面,造成积水,可重新设计, 使积水及时排除。在厕所配备必须的洗手池、梳妆镜、干手器等装置,提升如厕体验。
3.4 增加人性化设计
厕所是医院一张最真实的名片,在厕所增设人性化设计,不仅能够提高如厕体验,也会增加病患满意度。安装挂钩等可悬挂或可放置物品的装置, 配置紧急呼救装置,增大医院厕所标识,配备鼓风干燥装置,在洗手台等位置摆放绿植,墙壁悬挂有意义的字画,升级如厕体验。北京某医院在厕所安装挂钩时,增加了原有挂钩的强度,在厕所隔间内安装一个蹲着就能够触及的小平台,便于检验科就诊的患者放置尿、便标本,及在其它科室就诊的患者放置手机、医保卡等杂物。在平台上方贴有提示不要遗漏物品的不干胶宣传贴等。
3.5 广泛开展宣传教育,提升文明如厕意识
在居民较多聚集的场所宣传普及厕所文化。在中小学校开展厕所文化宣传讲座,从小培养儿童文明如厕的意识和习惯。在具备条件的厕所内播放文明如厕宣传短片,放置创意宣传标语。充分利用微信、APP 等形式宣传,普及文明如厕理念,引导人们养成良好的卫生习惯,自觉抵制不良的如厕行为。选取国内外“厕所革命”的典型案例进行宣传报道,进一步强化“厕所革命”意识,推动形成积极健康的文明新风尚。
3.6 坚持建管结合,创新运营管理方式
“厕所革命”三分建设,七分管理。厕所设施设备即使再完善,如果管理不到位,也会大大降低医院形象。在我国,医院对于厕所的管理及运营模式尚未成熟,与一些发达国家相比仍有不小的差距。德国注重运用市场化的手段推进厕所运营管理,任何企业或个人都有权经营公共厕所,其中德国汉斯·瓦尔经营公厕的惊人业绩已传为佳话。
医院管理者需要不断探索厕所管理新模式。鼓励引进专业化的厕所管理公司参与到厕所管理中。通过科学安排人员、制定工作标准、完善反馈机制等措施,保证厕所的日常运维。提升开放合作水平,实现互利共赢,与不同地域、不同部门进行资源对接与信息整合,充分利用国际组织的平台优势,引进国外先进技术,借鉴国外先进管理模式,积极开展国际合作,为“ 厕所革命”搭建国际化、专业化的交流合作平台。运用“互联网+”信息技术,实现厕所管理的“中央集群托管”。从厕纸、洗手液等耗材的集中调度配送,到保洁清扫、紧急救助的动态提醒,均可通过互联网实现,提升管理效率。
4 医院厕所改造案例分析
通过前期调研,A 医院选取人流量最大的公共区域和病区的男女厕所,按照以上对策进行厕所改造,为了能够持续改进,A 医院在改造前和改造后分别进行了满意度调查,对改造效果和改善程度进行反馈。首先制作满意度调查表,发放调查表共计200 份,其中病患150 份,医院各科室50 份,调查周期为投入使用后的一周内,对调查结果进行汇总分析。改造后,医院厕所的满意度显著提升,达到95%以上。对改造前后的满意度进行t-检验分析,P < 0.01,故厕所改造前后满意度均值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,厕所改造对于满意度的提升有极为显著的影响。
A 医院厕所改造后满意度得到明显提升,日后A 医院会相继进行其他公共区域及病区的厕所改造,营造良好的就医和如厕环境,提高就医满意度。
5 结 论
在我国,“厕所革命”虽然成效显著,但数千年来形成的如厕陋习已根深蒂固,短时间内难以彻底改变。厕所的管理及运营模式尚未成熟,厕所技术在应用中还存在不少难题。在“厕所革命”这条道路上,我们还有很长的一段路要走。积极推进医院“厕所革命”进程,为如厕者营造一个温馨舒适的如厕环境。